1

国际电信联盟 (ITU)是一个标准化世界协调时间 (UTC)的机构。出于各种原因,国际电联一直在讨论取消所谓的闰秒。增加了闰秒以适应地球自转的缓慢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球时间与天文时间之间的差异。根据目前的定义,如果国际测量局 (BIPM)发现地球的原子钟与天文时间有 0.9 秒的差异,则会添加闰秒。半年后,闰秒通过停止所有时钟一秒钟从地球时间中减去。

由于这个过程不是确定性的,ITU 讨论了摆脱闰秒,因为总是有相当多的计算机系统无法在不崩溃的情况下应对闰秒(例如俄罗斯的 GLANOSS 系统。

我开始与我的一位教授讨论如何简单地改变我们的原子钟计数秒的方式,目前由铯原子的量子变化定义——一秒等于 9.192.631.770 个量子变化。我建议简单地将这个定义重新定义为每秒更多的几个量子变化,使一秒有效地更长,从而使闰秒的原因无关紧要。我的教授反驳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不幸的是,我们不得不停止讨论。

除了改变这个定义的明显组织问题之外,我想不出任何技术或物理问题,因为将任意数量的量子变化映射到任何时间间隔不是物理或数学推导的东西(例如 PI)。此外,一些需要非常高时间分辨率的计算机系统(例如 GPS 或 Galileo)已经完全没有考虑闰秒 - 所以总结一下,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我的论证没有任何问题。

我明天有一个测试,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个讨论会继续下去,改变我的最终分数。你能想到我还没有想到的任何技术、数学或物理问题吗?这真的让我抓狂。

4

2 回答 2

1

好的,我和另一位教授谈过,基本上归结为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 (SI)或 Common Unit System。大多数定义的单位都基于非常小的一组变量,例如原子的重量或秒的定义。如果你改变一秒的长度来适应像地球位置这样“平凡”的东西,你还必须重新定义几乎所有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这将对所有科学领域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没有人敢改变它。

所以,总而言之,正如我所怀疑的那样:不改变它的原因是组织原因,而不是物理原因。没有物理理由不改变地球的第二个定义并保持天文系统完好无损。

于 2012-01-26T21:35:17.907 回答
0

很晚才回答,对不起。你的建议:

“我建议简单地将这个定义重新定义为每秒更多的几个量子变化,使一秒有效地更长,从而使闰秒的原因变得无关紧要。”

以这种方式重新定义 SI-second 的物理问题是如何测量时间的两个完全不同的程序的混合。一方面你仍然想使用原子钟,但另一方面你想把它直接与天文观测结合起来。这种耦合需要永久重新定义 SI 秒,因为地球的自转速度是不规则的并且会发生变化。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是完全不可行的。

具有恒定时间长度的秒是 SI 秒和 UTC 的核心思想- 一种有效的物理动机!我个人觉得闰秒的想法没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天文学和原子时间的耦合提出过更好的建议。国际电联的讨论只是关于我们是否应该消除这种耦合并接受我们的日历日作为独立于天文观测的原子日(在极端情况下,几百年后午夜会变成中午)。

否则,当您说重新定义 SI-second 意味着一个大的组织问题时,您也是对的。

于 2014-03-12T11:33:24.55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