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译时内核是否依赖dtb/dts文件?我认为内核只需要知道芯片架构(即arm)并且dtb文件由引导加载程序(uBoot [原文如此])加载,因此内核只需要加载由dtb文件配置的驱动程序。
Linux 内核的编译不依赖于设备树。
内核的编译确实取决于芯片架构,但编译哪些代码模块取决于板配置和功能选择。
顺便说一句,它是用于通用引导的 U-Boot,而不是 microBoot。
2)混合和匹配:我的印象是我可以混合和匹配引导加载程序、dtb、内核、rootfs和模块的任何组合,给出以下
kernel:必须知道它是为哪个芯片编译的
dtb:必须知道板子的详细信息和芯片,即多少ram,为SPI boot loader配置一个GPIO:必须知道芯片和uEnv.txt必须有内核和dtb位置的参数
rootfs:完全独立
的模块:必须用特定版本的内核编译
本质上是正确的,但通常在尝试“混合匹配”时不会过分。通常有最佳或首选(或至少是适当的)选择。
通过“rootfs”,我假设您的意思是 rootfs 的文件系统类型,而不是 rootfs 的一些图像。(见下面的附录。)
3) 驱动程序:如果我想加载一个 SPI 驱动程序,我需要任何特定或
“SPI驱动”有两种类型,主控和协议。
SPI 主驱动程序用于作为一个接口主控的 SPI 控制器芯片。这通常是一个平台驱动程序,在/dev中没有设备节点。
每个 SPI 从设备都必须有一个协议驱动程序。该驱动程序通常在/dev中有一个设备节点。
由于 dtb 文件设置了所需的寄存器,内核会知道如何操作吗?
设备树必须指定哪个驱动程序用于哪个设备以及分配/分配给每个设备的任何/所有资源。
dtb 文件不“设置”任何东西。它只是配置数据;没有可执行代码。设备驱动程序,通常在其探测或初始化阶段,负责获取/分配其资源。
4)模块:这些只是依赖于内核还是他们需要了解芯片和电路板的一些信息?
您对“模块”的使用是模棱两可的。源代码文件有时被称为“模块”。大概您的意思是可加载的内核模块。
尽管大多数人(仅)将内核模块与设备驱动程序相关联,但其他内核服务(例如文件系统和网络协议处理程序)也可以构建为模块。内核模块与静态链接(即内置在内核中)的主要理由是运行时可配置性(这反过来又提高了内存效率)。可选的特性、服务和驱动程序可以从引导的内核中排除,但仍然可以在以后需要时加载。
可加载模块仅仅因为正确执行的链接要求而“依赖”于内核。“芯片和电路板知识”的程度显然取决于模块的功能,就像任何其他内核代码一样。
附录
当我说 rootfs 时,我指的是预建的 rootfs
内核映像和(预构建的)rootfs 映像不是“完全独立的”。
rootfs 映像中的可执行二进制文件和共享库必须与内核功能兼容。更重要的是,由于内核可加载模块安装在 rootfs 中而不是内核映像中,并且这些模块可以严格绑定到内核版本的特定构建,因此将内核映像与 rootfs 映像配对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