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我正在阅读《人工智能:一种现代方法》一书。我遇到了这句话描述统一成本搜索的时间复杂度:

统一成本搜索由路径成本而不是深度指导,因此其复杂性不容易用 b 和 d 来表征。相反,让 C 为最优解的成本,并假设每个动作的成本至少为 ε。那么算法的最坏情况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为O(b^(1+C/ε)),可以远大于b^d。

据我了解,C 是最优解的成本,每个动作的成本至少为 ε,因此 C/ε 是到达目的地的步数。但我不知道复杂性是如何得出的。

4

2 回答 2

21

如果分支因子为b,那么每次展开一个节点,就会遇到k个以上的节点。因此,有

  • 0 级的 1 个节点,
  • b 级别 1 的节点,
  • b 2级的 2 个节点,
  • b 3级的 3 个节点,
  • ...
  • b k层 k 的节点。

因此,我们假设在您达到 k 级后搜索停止。发生这种情况时,您将访问的节点总数将为

1 + b + b 2 + ... + b k = (b k+1 - 1) / (b - 1)

该等式来自几何级数的总和。恰好是 b k+1 / (b - 1) = O(b k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节点在第 k 层,那么你必须扩展 O(b k ) 个节点才能找到一个你想要的。

如果 C 是您的目标成本,并且每一步都使您 ε 更接近目标,则您需要采取的步数由 C / ε + 1 给出。+1 的原因是您从距离 0 开始并在距离 0 结束C / ε,因此您可以远距离迈步

0, ε, 2ε, 3ε, ..., (C / ε)ε

这里总共有 1 + C / ε 步。因此,有 1 + C / ε 层,因此您需要扩展的状态总数为 O(b (1 + C / ε) )。

希望这可以帮助!

于 2013-10-06T02:16:49.170 回答
4

templatetypedef 的回答有些不正确。+1 与起始深度为 0 无关。如果每一步成本至少为 ε > 0,最优解的成本为 C,则最优解的最大深度出现在 floor(C /ε)。但最坏情况下的时间/空间复杂度实际上是 O(b (1+floor(C/ε) )。+1 的出现是因为在 UCS 中,我们只在选择节点进行扩展时检查它是否是目标,并且不是在我们生成它时(这是为了确保最优性)。所以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会生成目标节点驻留级别之后的整个节点级别(这解释了+1)。相比之下,BFS 应用生成节点时的目标测试,因此没有对应的+1因子,这是他错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于 2016-02-28T10:58:00.597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