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采访中,他们要求我“给出一些间接递归的实际应用”。我只是回答了直接递归和间接递归之间的区别。我用谷歌搜索,但仍然没有得到任何令人满意的答案。
非常欢迎有关此主题的任何信息..
间接递归的一个明显例子是递归下降解析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考虑如下语法:
expression = product (+|-) product
product = term (*|/) term
term = number | variable | '(' expression ')'
为了使用递归下降解析器解析该语法,我们基本上创建了一个函数来表示每个元素:
expression(input) {
product(input);
assert(operator(input) == '-' || '+');
product(input);
}
product(input) {
term(input);
assert(operator(input) == '/' || '*');
term(input);
}
term(input) {
if (next(input) == '(')
expression(input);
// ...
}
我显然在这里简化了很多,但希望总的想法来了:表达式由+
or组合的产品组成-
。产品由/
或组合的术语组成*
。术语是括在括号中的数字或变量或表达式。我们调用一个函数来识别其中的每一个,因此当我们将括号中的表达式识别为术语时,我们使用间接递归 -- expression()
-> product()
-> term()
-> expression()
。
顺便说一句,我以相互递归的名义知道它。
它可以用来模拟有限自动机,但前提是该语言实现了尾调用优化,这意味着当一个递归调用以仅包含进一步递归调用的 return 语句终止时,该递归调用重用当前堆栈帧。如果没有这种优化,相互递归很容易导致堆栈溢出(双关语......好吧:-)。
更明确地说,这是一个 Lua 脚本,它识别111
输入字符串中第一次出现的字符串。每个函数代表一个有限自动机的状态,并且状态转换是通过相互递归调用来模拟的(Lua 执行适当的尾调用优化,因此即使对于更长的输入字符串也不会发生堆栈溢出)。在 C++ 中,相同的技术不适用,因为标准 (AFAIK) 不能保证正确的尾调用优化。如果您不了解 Lua,请将其视为伪代码(它具有相当的可读性,因为它具有类似 Pascal 的语法)。无论如何,您可以在现场演示中剪切和粘贴代码。
function Init( input, pos )
if pos > #input then return 0 end
local bit = input:sub( pos, pos )
if bit == "0" then
return Got0( input, pos + 1 )
else
return Got1( input, pos + 1 )
end
end
function Got0( input, pos )
if pos > #input then return 0 end
local bit = input:sub( pos, pos )
if bit == "0" then
return Got0( input, pos + 1 )
else
return Got1( input, pos + 1 )
end
end
function Got1( input, pos )
if pos > #input then return 0 end
local bit = input:sub( pos, pos )
if bit == "0" then
return Got0( input, pos + 1 )
else
return Got11( input, pos + 1 )
end
end
function Got11( input, pos )
if pos > #input then return 0 end
local bit = input:sub( pos, pos )
if bit == "0" then
return Got0( input, pos + 1 )
else
print( "recognized 111 sequence at position " .. pos - 2 )
print( input )
print( (" "):rep( pos - 3 ) .. "^" )
return 1
end
end
Init( "110110110111011010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