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这篇论文启发我检查了 Emac 的org-mode,目前我尝试评估什么更适合编写我的文档:knitr / Sweave(我主要使用 R 进行编程)或 org-mode。

我真正喜欢 knitr 的地方在于可以将实际源代码外部化(注意:R 脚本中标签/名称的声明似乎已从## ---- label -------变为## @knitr label; 参见?read_chunk)并将它们“链接”到实际的读写编程/可重复研究文档(而不是在该文档中实际编写代码):

“导入”

<<import-external, cache=FALSE>>=
read_chunk('foo-bar.R') # has label/name 'foo-bar'
@

并通过引用相应的标签来“重用”

<<foo-bar>>=
@

问题

这在 org-mode 中是否也有可能,还是我必须将实际代码放入.org文档中?

我找到了这个,但我没有找到任何链接/导入外部源代码文件的具体概念,并且能够通过将链接代码放在里面来执行它们

#+BEGIN_SRC R
<linked code>
#+END_SRC

背景

我确实看到这种方法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比识字编程的一般范式。但我喜欢以某种“原子”风格工作,因此我感觉更自然的是首先将文件分开,然后动态地将所有内容混合在一起。

4

1 回答 1

1

命名代码块会有帮助吗?

 #+NAME: foo-bar
 #+BEGIN_SRC R
   source(foo-bar.R)
 #+END_SRC

然后在您实际需要时评估(即加载)代码:

 #+CALL: foo-bar()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手册。

于 2013-08-13T13:14:51.050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