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经典梯度下降算法有疑问。最近我想实现一个函数拟合程序,提供观察数据以及给定函数的参数。我使用的方法是梯度下降算法,因为函数的导数可用。假设给定函数参数,我可以根据函数创建模拟数据:
clean;
rng('default');
rng(54321);
low_value = 15;
high_value = 200;
dis_value = (high_value-low_value)/2;
central_value = (low_value+high_value)/2;
x = 1:55;
central_pixel = (1+length(x))/2;
delta = 3;
len = length(x);
y_true = dis_value*erf((x-central_pixel)./delta)+central_value;
y = y_true + randn(1,len);
figure;plot(x,y,'b*');
hold on; plot(x,y_true,'r');
下图显示了模拟数据(模糊星号点)以及势函数(红色):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这个例子中有两个参数需要估计,一个是中心点位置 p,另一个是是标准推导增量,函数写为
其中 A 和 B 可以认为是已知的。那么如果我想使用梯度下降算法,我应该做两件事:一是分别为两个未知参数(p和delta)定义函数的导数,二是调用梯度下降算法。但是,我发现令人困惑的是,在迭代过程中,估计参数之一(delta)并不总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但是,我确实注意到,目标函数(拟合点与估计函数之间的平方距离之和)总是变得更小:
那么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解决方案并不总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即使最终它们可以到达正确的位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