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阅读了很多关于套接字编程的文本和代码,所以我决定这样做:
TCP 服务器:
- 套接字复用
- 异步 I/O
我希望能够同时处理 800-1200 个客户端连接。我如何处理客户端缓冲区?我阅读的每个示例都只使用一个单独的缓冲区。为什么人们不使用类似的东西:
typedef struct my_socket_tag {
socket sock;
char* buffer;
} client_data;
现在我能够将缓冲区从接收器线程提供给调度请求线程,并且在处理第一个客户端特定缓冲区时,接收可以在另一个套接字上继续。
这是常见的做法吗?我错过了重点吗?
请给一些提示,下次如何改进我的问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