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防万一,自最初的问题以来,已经有了对类似问题的另一个答案:mkimage-profiles,它基于 ALT Linux 发行版相关的工具链,但使用图像配置管理工具对其进行了扩展,该工具试图使其发生叉子简约而简洁。它现在主要用俄语正式记录(这是我的决定有几个原因),但代码本身的英文注释很好。
要了解该方法,请参见例如conf.d/server.mk:
distro/.server-base: distro/.installer use/syslinux/ui/menu use/memtest
@$(call add,BASE_LISTS,server-base openssh)
distro/server-nano: distro/.server-base \
use/cleanup/x11-alterator use/bootloader/lilo +power
@$(call add,BASE_LISTS,$(call tags,server network))
@$(call add,BASE_PACKAGES,dhcpcd cpio)
distro/server-mini: distro/.server-base use/server/mini use/cleanup/x11-alterator
@$(call set,KFLAVOURS,el-smp)
对OpenVZ模板缓存、VM映像、ARM/PPC拱门、git(如提交使用有意义的描述生成的配置文件的阶段)和配置树图等提供了一些支持。
PXE 引导支持应该很容易在框架内实现(并获得上游),但实际上还没有完成——我知道这些位,但必须解决它们。
初步支持大小约为 17MB 的 netinstall 映像(示例)。
我也对你认为 ALT 不切实际的特殊原因感兴趣——当然有一些已知的,但你的对我来说可能是新的 :-) PS:尤其是在或多或少准备好去 LFS 的时候。
PS2: you can try out the thing in live mode with live-builder.iso on a system with 4+ GB RAM and DHCP-enabled Internet-routed ethernet connection, just login as altlinux, cd /usr/share/mkimage-profiles and make server-mini.iso